2024奥门原料免费资料1688

1.75亿智慧城市项目烂尾,微软何以败走武汉?

发布时间: 2018-12-13 | 信息来源:admin | 浏览次数:238

       自2013年推广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当前中国已经有500多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而参与的企业更是达到一万多家。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运行,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既是种必然,同时也是让人期待的。
  但自2009年这一概念提出以来,目前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上个月,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决书显示,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武汉智慧生态)状告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胜天成)、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微软),要求退还3507.4万元、停止合同履行一案,判决驳回原告武汉智慧生态的诉讼请求。
  至此,投入近1.75亿元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以“烂尾”黯然退场。这个于2013年底开启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为何以如此结局收场?
  武汉智慧城市项目失败,错在何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微软方面认为,武汉开发区智慧城市项目的失败,责任在武汉方面。微软在一审答辩状中指出,包括诸如延迟付款、延迟建设数据中心或过渡数据中心等因素,是导致项目未按预期进行的根本原因。  此外,还存在因为武汉开发区相关领导人、责任人更替等原因,导致后续项目未能按预期进行。 而武汉市智慧生态公司方面则认为,由于微软中国公司对武汉开发区的环境条件不仅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还故意提供了虚假信息,其制作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及配套方案存在重大瑕疵;设计场景、产品与服务配置和武汉开发区实际需求存在重大偏差,该项目中微软产品几乎没有使用,Azure公有云使用量至今不到12%。
  据悉,2016年12月武汉市智慧生态公司委托住建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对项目进行了评估,所出具的《武汉开发区智慧城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评估报告》认为,“微软提供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及配置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兼容性都存在较大问题,产品配置方案缺乏测算依据,无法达到使用目的与效果”。
  此时重新审视这个项目,并非想对涉及其中的政府或企业的对错进行评判,而是想借此案例发现其中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意义的地方。毕竟当前如此重多的城市、企业参与其中,而涉及的金额、领域又是如此之多,任何规划、执行不当,都将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而上述双方之间指责的问题,却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的普遍现象,需要城市的领导者、决策者与建设者重视。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并不是技术,技术并不能解决城市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在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技术为主导的风气却似乎成为主流。建设智慧城市固然需要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同时也需要使用新的数字技术,用于实现相关服务和功能的智慧化。
  但如果智慧城市的建设仅仅停留于技术场面的应用,认为拥有了相应的技术一切就水到渠成,显然是对智慧城市存在误解。 我们可以从上述武汉的案例中明显看到这样的影子。
  根据合同《智慧城项目微软产品和服务清单及价格》中可知,该项目采购产品和服务金额总计175,370,850元,共6项,包括:构建智慧城云平台微软软件:69,211,560元;微软技术实践中心/ITA软件:10,590,290元;WindowsAzure公有云租赁:54,960,000元(含软件分销和三年使用规划服务费用);CityNext规划咨询服务:8,380,000元;云管理平台建设服务:14,490,000元;Dashboard系统建设服务:17,739,000元。
  可以发现,项目中大量的费用都用于购买IT软件、IT集成和云服务上,但具体的城市建设规划、运营等方面的投入并不多。而这也是后续智慧生态公司对微软公司的批评,认为其对武汉开发区的智慧化设计方面存在重大瑕疵。
 2024奥门原料免费资料1688
  一个蓝图规划就能建成智慧城市?想多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一套涵盖软件、硬件、售后、设计、开发、咨询、实施等诸多内容的解决方案,售卖给政府机构或企业,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容易带来问题。除了相关领域的边界与法律责任问题外,同时还存在方案是否符合该城市实际情况的问题。
  以城市交通为例,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同、车辆密度不同,城市的规划布局、城市居民出行可选择的交通类型或偏好亦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生搬硬套某一种解决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城市、社会的特点,而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亦有自己的规则,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同样有其期望的城市功能。
  因此,要让城市真正变成智慧的城市,不仅需要拥有相应的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特定制定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要对城市居民进行足够深入的调研,以充分掌握当地居民的具体诉求。
  同时,根据城市建设者制定的战略目标来设计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要在城市特定的环境下定义城市的“智慧化”,让技术适应城市环境的需求,如此才能为城市的发展与智慧化铺平道路。
  只是如此一来,则意味着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消耗。尤其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当中的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的意见,以避免未来长智慧化的城市对其缺乏包容性和友好度,这样的成本将更加巨大。
  政府或企业是否愿意承担起这样的成本呢? 建设的时间周期,往往也成为一些城市建设的门槛。在上述案例中,微软公司就认为武汉开发区方面存在因人事变动而导致的项目无法如期推进的原因。
  智慧城市的建设绝非短期几年时间就可以建成的,不是简单依赖金钱或技术的堆砌就可以实现的。
  从根本上说,智慧城市是一种战略和框架。它不仅意味着城市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还意味着城市整体的运行方式、组织方式、互动方式都需要进行革新。
  它绝非一个文件或者一个蓝图规划就可以轻易改变。 2024奥门原料免费资料1688
  城市智慧化转型,人文因素不可忽略
  从根本上来说,它首先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然后是人的行为的改变。如果城市的决策者缺乏决心进行这种转变,同时制定能够推动这种改变的战略目标、行动计划等,那么城市的智慧化转型也将是十分艰巨的。
  就目前而言,这种挑战是明显的。在德勤公司的《超级智能城市更高质量的幸福社会》报告中就明显指出,当前中国许多城市的智慧城市战略目标并不清晰,是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同样,罗兰贝格的《智慧城市战略指数:智慧城市的突破性发展》报告认为,全球仅有少数城市的智慧城市战略较为完善,大多数智慧城市战略仍需改进。
  缺乏清晰的建设战略,不仅容易使建设过程出现不可控因素,模糊的边界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完成、无法评估,或者变得越来越庞大以至于不可能实现,而且也容易导致项目在相关决策者或责任人更换之后而对其失去兴趣,或另起炉灶。
  就此而言,城市需要为其智能化、智慧化做出怎样的准备,答案可能已经很清楚了。如果可以,任何试图将城市转变成为智慧的领导者,都可以尝试着先慢下来,沉浸到城市的环境之中,去理解城市居民所需要的智慧化城市是怎样的,去理解所在城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的路上,最不需要的是堆砌技术与跟风的投资建设。城市的中心是人。
2024奥门原料免费资料1688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2024奥门原料免费资料16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